2009年5月8日

放牛吃草

兒子去同學米頓家玩了, 這是第一遭. 這位同學的媽媽我天天見到, 他也彬彬有禮, 住的地方也近. 我也見過他爸爸.  之前米頓媽口頭邀請大柯有機會去找米頓玩兒, 我也沒當回事.  米頓前兩天問我可不可以請大柯去他家, 我說請他媽媽email給我聯絡.  今天米頓又問我一次, 我說我沒收到email 耶, 只收到他媽媽轉來的forward過很多次的那種email.  我說, 米頓啊, 你問你媽媽了嗎? 他說他媽媽說好.  我說, 那等你回家再打電話給我好了.  回到家接到電話我確認後才放心.

我一個人回台灣時, 正逢學校春假,有個小朋友Kevin天天打電話給大柯.  k有幾次閱讀作業沒帶回家, 打電話給大柯, 叫大柯把整篇文章唸給他聽, 加上問問題.  大柯花了很多時間在電話上幫他, 我看不過去, 叫大柯問他家有沒有fax我傳過去.  kevin不知道fax是什麼, 我叫他問家裡的大人.  他支支吾吾地一直不去問, 我覺得很怪, 難道他一個人在家? 

Kevin一直想來我家, 我每次都跟大柯說我們週末要出去, 不一定幾點回家, 因為我不認識這個小孩的家人, 不敢有這樣的來往. 

某日我公婆在家裡看大柯及大珂妹時, kevin上門了, 還待了很久都不走, 把我公婆搞得神經緊張.  kevin出現時眼睛和身體上都有瘀青, 是他來之前就有的.  好不容易他爸爸來接他時, 我婆婆大吐苦水, 說她這老人家沒辦法看管這些小孩, kevin爸道歉不已. 
kevin怎麼來的呢? 大柯問我公公kevin可不可以來, 我公公以為kevin是他認識常見的另一個小男孩, 就答應了.
當然當晚我先生回家後生氣不已.  隔天我打電話回家查留言, 發現kevin留了15通連環call.  還有之前kevin爸打電話到我家找kevin的對話也在.
kevin爸: kevin, 你幾點鐘要回家?
kevin: ... (沉默不語)
kevin爸:那我六點來接你.  (此時kevin已來我家三個半鐘頭了, 離六點還有一個半鐘頭)
kevin: ...(奇怪的小孩, 一句都不吭)

我婆婆說kevin爸到七點才來接他.

kevin的連環call留言, 口氣很不好.
"大柯, pick up the phone"
''why are you not answering?''
''call me!''
''come on, answer the phone! ''

留言一通比一通沒禮貌. 
我在太平洋的另一頭聽得火冒三丈, 生平第一次生氣生得睡不著覺.  我最介意的是他們把我公婆累壞了.  當然更氣大柯.

後來我先生接到Kevin的電話直接跟他說,大柯以後不許再請朋友來了.  這才斷了春假這段小插曲. 

話說回來, 從山上米頓的家可以看到對面的山腳下我的前門.  挺有意思的.

兩個小男孩加米頓的哥哥, 就是NDS加電視.  不過我準時接送大柯, 只讓他去了一個半小時.  米頓的媽媽是很溫和的, 她一再邀請大柯再去.  她說米頓和只比米頓大三歲的哥哥在家常互搶東西, 有個人陪米頓也好.

2009年5月5日

放心, 牠不會咬人

上次去公園, 遠遠地有兩隻小西施狗, 沒帶狗鍊, 跟著主人往我這方向來, 我在停車場, 對沒帶狗鍊的狗一向提高警覺, 就站著不動.  果然, 其中一隻沒理由地朝我衝過來到我的褲腳,牠的主人連忙跑來邊跑邊說, 別怕, 牠不會咬人. 
我一直乖乖不動, 等主人把牠帶走.  狗主人夫婦互講,''牠這個愛往人腳衝的習慣真不好"
我除了在背後瞪他們外, 也有點嚇到了.
之前報上有則新聞, 瓦斯公司的人在查錶時被一隻衝出家的吉娃娃咬住腳, 那人情急之下踢開了小狗, 小狗一命嗚呼.  倒楣的工作人員還被提告, 原因是他是一個大人, 吉娃娃才多小, 那受的了他用工作用的靴子踢.  瓦斯公司公關當然在報導的時候道歉不已.  可是我看了以後覺得這跟狗的大小無關啊, 萬一今天咬的是小孩呢? 大狗咬大人不行, 小狗咬人就可以嗎?

我也養過狗啊, 可是牠是一直對外人兇的. 

前幾天朋友莎莎的兒子在參加她朋友小孩的生日party時被狗咬到手, 留了兩個牙洞印, 也留了血.  狗主人一直說唉呀牠從來不咬人的, 牠也打過針.
那天小孩子們高興地跑來跑去跳來跳去, 可是莎莎她兒子並沒主動招惹牠, 就被咬了.  狗主人把狗關禁閉, 還拿小男孩的手給狗看然後打牠嘴巴, 搞得小男孩也不忍心. 

我在公園被狗衝過來時, 一直想, 還好是我, 不是我的孩子, 他們一定會慌, 很難講小朋友們一慌一跑一叫會不會更惹到狗, 管牠是大狗小狗, 被咬到都不得了. 

我從不相信狗主人說, 放心, 牠不會咬人.  因為有時情況會讓狗失控, 很難講.

2009年4月30日

原來也算蕁麻疹

從我小學開始, 在走路時常會突然腳癢的要命.  一直到現在, 我可能在散步時, 騎單車時, 跑步時, 爬山時突然腳和腿開始發癢.  我一直以為是褲子的質料及鬆緊有關, 但是並不是.  記得和我先生約會時去爬山時發作過, 還好我帶了抗組織胺備著, 接著就是服用之後昏昏欲睡地爬下山去. 

直到今天看報紙才知道這也是物理性蕁麻疹的一種, 運動產生的熱刺激細胞分泌物質讓我起過敏反應. 

所以不愛運動也不是我的錯啊~~
但是逛街時的慢走,腳不會起熱我就沒事耶.

2009年4月29日

浴室裝修(2)


  這次把窗戶擺到牆的正中間, 加個崁進牆內的置物箱放洗髮精.  recessed shampoo box. 
鏡子改成裡面可以擺東西的鏡子. 不崁在牆裡的.

淺綠的牆磚, 暗綠的地磚 (很久不必為水漬拖地了說~~)







浴室裝修(1)

這是兩個月前的事了. 金玉其外的沖澡部份在沖澡時會從牆壁上漏黑黑的東西出來, 越沖它就越多.
我先生是想磚後面一定是沒有加防水的板子.
把磚打掉後, 是這樣的, 黑黑的.
再打下去, 果然沒有防水板, 木頭都濕的, 輕輕一扳就撥的下來, 還被白蟻吃得變鬆鬆的.
這些木頭支撐著牆,不能再爛下去. 先等一週讓木頭乾一下, 再找白蟻公司評估.
我只找了一家, 因為他們準時上門, 馬上有email寄估價單, 隔兩天就能來.  我很看重"準時"這一項. 
白蟻公司噴灑過後蟲害就不會擴散.  接下來是換掉爛的木頭支架, 不能換的就在其旁另加一條撐著.  然後水工來搬澡盆及馬桶出去,評估新的水管要擺那.  因為新的澡盆高寬了一點.  老公把泡澡當減壓的嗜好, 幾乎天天都可以泡.  我就盯著水費及瓦斯費偷偷嘆氣.  他辛苦工作, 這是他應得的啦.  新的澡盆是普通的浴缸, 及膝高.
那我呢?  把白地磚改成暗綠地磚, 不用為顯眼的頭髮抓狂, 又不顯髒. 我在好友莎莎家看到她有這樣的綠地磚, 覺得太棒了.  現在有機會可以仿傚一下.  
那陣子建材價錢算合理, 也許是營建業少許蕭條的緣故.  我買的是促銷的磚, 全是大陸進口的. 
我覺得我買的磚剩太多了.  當初應該跟工頭更仔細計算一下.  其實是有, 可是沒有淄銖必較, 剩超過一整盒就太浪費了, 因為我買的磚是不能退的. 

2009年4月17日

找鼻墊


我的近視不深, 50度而已, 不需要戴眼鏡, 就是有輕微散光, 在夜間駕車時會覺得吃力.  大概七八年前配過一副眼鏡, 圓咚咚款式的,很大一付, 現在眼鏡都不是那個樣子了. 

趁著回台, 我配了新的眼鏡.  在美國鏡架和鏡片是分開給錢的.  我們的眼睛保險一年包一次驗光, 每兩年可換一個鏡框, 但只有$100補給.  鏡片是可以每年依視力改變更換但要給$50-75不等的自付額.  通常驗光師診所就有配眼鏡的服務,但是鏡架選擇蠻少的.  不是很舊式的塑膠框, 就是名牌框.  沒什麼中間價位的鏡架. 
像我不常戴的當然希望能夠在保險給付的範圍內不用自掏腰包的價錢最好, 可是多數事與願違.  在驗光師那驗光配鏡的好處是他們會處理保險的事, 如果拿驗光單去大賣場或鏡架選擇較多處買眼鏡的話那我要先付, 再填表寄給保險公司讓他們寄錢給我.  可是保險公司講明如果是在特賣的鏡架鏡片, 他們願意給付的金額變很少或是沒有.
比如說, 本來我在驗光師那配的眼鏡架要$175, 我的自付額是$75,保險公司給付$100.  但如果我去mall裡買到on sale的鏡架$175打折到$95, 這$95保險公司有可能就不理的.  超不公平吧.  他們是要保護跟他們簽約的驗光師啊.  就算是不打折好了, $175的眼鏡, 因為不是在他們簽署的合約診所內配的, 給付就不是當初的$100了. 
我兒子的鏡片因為他年紀的關係規定要用polycarbonate PC聚碳酸酯鏡片, 最少的自付額是$85, 光鏡片而已.  我先生是大近視眼, 他的鏡片就更貴了, 要輕薄的要防刮, 還要加其他我不清楚的, 每次一配眼鏡就快三百塊了. 
話說回來, 在台灣配眼鏡相對的便宜多了, 服務又好, 又快, 最主要店家多, 店裡頭選擇多. 而且每架眼鏡價錢標示都清楚.
我選了付很常見的扁的小長方形, 以前我都是那種包住整個眼框的(從眉毛到鼻中段), 現在這種眼鏡上面在眼睛和眉毛中間(或是眉下?).  我試了幾付鏡框, 每個都是右眼特別低.  微調的時候也是, 結論是我的兩耳不一樣高吧, 以前怎麼都沒注意到呢? 也許以前的大框不會明顯, 因為我現在戴的太陽眼鏡向來也是大框的. 說實話, 戴這種小框的一直看的到鏡框上方還有點不慣. 
我也幫我兒子買了付眼鏡, 我跟眼鏡行的人說他鼻樑很塌, 他們就幫我換了個這種鼻墊,
回美國後給我兒子試戴, 果真比一般的鼻墊好些, 不會一直滑. 今晚我在網上找了一晚這種鼻墊都找不到.  這算U字型鼻墊嗎? 當初眼鏡行的人並沒多收我錢. 早知我多買一份這個鼻墊備用. 

2009年4月13日

眷村。龍華新村今與昔 1970 vs. 2009

blog1
blog2
 blog3
黑白照片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拍攝者:馮國鏘 .1970年十月二日
舊照片太難找了 特別是沒有加蓋過沒有庭院的眷村樣
黑白照片是當時的聯勤示範眷村龍華新村竣工典禮照的
聯勤總司令劉廣凱主持剪綵(後來是將軍)。
彩色的相片是2009年的4月由我拍的.
三層樓的眷村算是少見, 應該是今年要拆掉了.

後記: 來看這一篇文章的人, 你是否也曾住過這裡呢?

2009年4月11日

我回家了

我回台灣的家, 掐頭去尾的實天數是八天,若是依出發日期算是10天.  上周二晚出門, 台北時間星期四到, 隔周星期五晚回來.  我斤斤計較地著天數, 想在爸媽身邊多待一會, 也掛記著家裡老公帶著兩個小朋友.

回美國的飛行時數11個多鐘頭, 比飛台北短, 回程飛機上的餐點我都沒胃口, 不像去的時候全吃光光. 

在桃園機場等候時有蘭花展,有Hello Kitty候機室, 有各式名牌店,也有3C店, 還有台灣名產店, 可以買到豆干啦等零食.  我還瞄了中式西式的祈禱室, 還有一個原住民小茅屋的展出.  從出海關到候機室這一路都有看頭, 真是很棒的機場.  LAX現在在整修, 出境大廳仍像數月前一樣是沒有的, 多數在在馬路邊接人. 

候機時我把家裡帶來的沒吃完的最後一個蓮霧吃掉了.  這幾天我天天都吃蓮霧, 真是很愛它, 還有85度C的蛋糕, 真是比美國便宜一大半, 又好吃. 

回家的車程裡聽兒子說浴室花灑在漏水, 這我就擔心了, 才裝修沒多久咧.
金魚缸空了, 好像是不小心被某人撐壞的. 兒子說要買五隻, 全都叫Yoshi Junior.他的3顆鬆乳牙仍沒動靜, 他還是一樣不被提醒的話就不去搖它們.
小妹妹睡的迷迷糊糊的, 渾身乾乾淨淨來接我.

現在我小睡了四個鐘頭, 在半夜的時候開電腦.
旁邊兒子在磨牙(媽呀 真是遺傳)
小妹妹睡的很香
我來慢慢回想這一周的點點滴滴.

2009年2月16日

特別的禮物

二哥今天回美國, 帶回來很多爸媽的愛心.

孩子們興高彩烈的玩著扭蛋禮物 (好大一個喔) 及其他的玩具. 其中有盒東西註明是給我的, 打開一看, 馬上想要扁嘴飆淚.

這盒子裡裝的是媽媽的首飾. 是我從小就看慣的. 家裡淹過水, 已經淘汰掉許多斑駁的舊首飾了. 這裡面有我小時候媽媽別在外套上的胸針, 超過三十年的歷史, 有些耳環是差不多在我唸大學時買的, 那時我也很愛買耳環. 有些項鍊, 像是旅遊紀念品, 用黑繩穿的礦石吊飾.

一個小小玉桃, 印象中媽媽戴過. 半顆花生米般大.

我小的時候, 在沒有自己正式的書桌時, 最愛翻家人的抽屜. 媽媽的化妝品抽屜, 首飾抽屜, 爸爸的抽屜有領帶夾, 有底片, 哥哥們的抽屜那更是天天都要翻, 翻到他們抗議也無效, 直到他們換了有個鎖的書桌為止, 但也只有一個正中央的抽屜有鎖而已.

到我大了點, 終於有個夢寐以求的鐵書桌, 抽屜輕輕一推, 自動回去, 我也有個可鎖上了的抽屜, 但我忘了有什麼可鎖的了.

話說回來, 我十六歲之前家裡沒淹過水, 媽媽的首飾都在一個個小紙盒裡, 下面有塊棉墊著, 既然以胸針佔多數, 我怕扎到, 也不會拿出來玩. 這些都不是值錢的珠寶, 對我而言, 卻是我的珍寶. 就是愛一個個拿出來看.

我的兩歲女兒秉承母風, 天天都要翻我浴室的四個抽屜. 裡面除了我老公的隱形眼鏡我不讓她碰, 其他都隨便她. 到現在我的結婚時戴的項鍊耳環在常見光日之下已無以往的光亮, 扣環部份也壞了, 我倒不介意. 這幾年來我很少戴首飾. 結婚戒指算是戴得最多的, 可是每生完一胎, 就要暫停戴個兩年, 然後要加大半號. 生完第二胎後我想這次大概要補點金子才能在加大, 不然就拉得太細了. 不過到現在我還沒去辦, 小傢伙看我戴什麼她都想摘下來瞧瞧.
媽媽把這些跟了她這麼多年的首飾, 個個裝進小袋子裡, 都給了我, 我完全沒想到. 讓我百感交集,

在把玩它們的同時, 我腦中有很多畫面. 有媽媽戴著某胸針的相片; 有我們母女倆在通化街找一對跟她一樣的小金葫蘆k金耳環的回憶. 那些退色的白色&豔藍色的玻璃胸針是爸爸出差買給她的吧; 選礦石時她喜歡美國原住民的turquoise 藍石. 她從不喜歡光鮮的顏色.

...媽, 我想妳耶. 我很希望, 妳來跟我住上一陣子. 我們一起過日子.

2009年2月5日

蘋果花

我在幼稚園當義工媽媽時, 有天老師叫大家帶蘋果到學校.  這一天, 教室裡有各式各樣的蘋果.  紅黃綠...  我的工作是要切蘋果. 
老師給了我這樣的工具,
我還不會用, 圓圈對準了核心, 要很用力才下的去, 畢竟不是很利的刀.  很脆的蘋果就很難壓下去.

這樣一次切很多個蘋果真的很快.  後來我也買個在家裡用.  每一塊都一樣大,  也不用找人啃中間的部份.  但是它不適合大蘋果. 

2009年2月2日

總會有這一天

大柯的戰利品(圖)
今天我們去了街上的春節園遊會, 通常這種市府舉辦的活動, 賣中港台DVD的攤位就有好幾攤, 中文衛星台cable台也有, 賣飲水器的, 各家銀行, 醫療保險的等等贊助廠商佔多數, 剩下有一些零星的賣被子, 車子椅套啦等. 真正賣跟春節有關產品的不多. 我只看到有一個賣紅包袋, 農民曆及其他中文書刊的. 其實如果有些賣些燈籠, 香包的不是很好嗎? 可以讓小朋友們多了解一下過年的傳統, 而不只是用這個名義來推廣商機. 也或許年節商品在我這附近其實很容易買到, 所以這些攤販也少之又少.
園遊會少不了有戳氣球, 丟籃球的. 我對絨毛布偶的獎品沒興趣, 射氣球的大柯又不夠力, 有個遊戲一塊美金丟五球輕的乒乓球到盛滿水的小鬥魚魚缸裡的倒適合大柯玩, 就這樣, 大柯贏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寵物---小金魚一條.
當然, 為了小金魚, 我們還去寵物店買魚缸, 買飼料. 大柯一直說一塊錢贏一條魚很值得, 後來我們在寵物店看到這種小金魚是一塊錢八條.

當然, 這不是重點. 我想今天的highlight 是他捧著裝著Yoshi (他取的金魚名)的小塑膠袋走在街上, 高興不已. 回家以後他把樂高騎馬的小人小城堡小海盜圍著小魚缸外做裝飾. (因為我說小魚缸已經很小了, 裡面不要再放像DS裡的水族館game裡放東西. ) 這些小弓箭戰馬盾牌都對著它, 我跟大柯說小金魚嚇壞了啦, 鰓一直猛地動個不停, 大柯就乖乖的收了起來.

晚上大柯就寢前, 小金魚在客廳也靜了下來, 他問我還要在客廳待著嗎, 他想關掉客廳的燈. 我噗ㄔ一聲笑出來, 馬上答應他說ok, 可以熄燈. 第一次, 他主動把客廳裡的燈關掉, 還輕聲細語地怕吵醒Yoshi.

以前我曾經和他提過我的第一隻小金魚是夜市撈來的, 我還興奮地把它帶進浴缸一起泡澡, (當然不是冷水) 小金魚並沒有被燙到(?!), 但是後來我把它放回魚缸裡後它怎麼了我也不大清楚, 至少放回去時它還在游, 沒有異狀, 當時年紀太小, 是媽媽在處理, 後來連著養過幾隻不同的小金魚就是了.

撈小金魚是很多人小時很普遍的經驗, 大概都是掉乳齒的年紀吧, 就這樣, 大柯有了屬於他自己的第一個寵物. 我也多了個溫馨的回憶.

2009年1月29日

消失的背影

幾個月前大珂玩我的小相機, 我想要刪照片要確認, 沒那麼容易, 就沒擔心.  結果所有的相片及影片都不見了.  她的兩隻手不知怎麼玩的, 害我損失慘重. 

損失的是我在萬聖節照的照片, 那天珂妹妹穿了兩套不同的服裝, 早上穿鴨鴨裝, 下午穿迪士尼維尼熊的老虎朋友Tigger裝.  我一直在錄她的背影, 因為她邁著小碎步, 左扭右扭地搖著尾巴甚是可愛. 

現在這些都消失了...

在網上找到undelete的軟體, 有專門把記憶卡裡的相片影片找回來的軟體.  說是免費的, 它免費scan完後找到被刪掉的軟體後, 要輸入註冊碼才能繼續下一步把這些相片存回來. 

我左思右想, 這些相片值得我花這錢嗎?  嗯, 其實沒有想很久, 我就乖乖繳費拿註冊碼了.

照片的部分真的全都回來了, 影片也是, 但是是從MP4檔變成MOV檔.  我也沒多想, 回來就好.

我向來是用Irfanview來看相片, 覺得它簡單快速.  編輯當然不用它了.  可是我忽略了它會跳過我這些MP4影片檔.

幾個月後的現在我突然想到這些影片檔, 因為相片早就整理好也印出來了, 影片卻還未上傳至youtube. 

找了quicktime 打開這些MOV檔, 打不開, 說它不understand這個檔案,  Irfanviiew有quicktime的plugin, 也打不開.  我試著就這麼上傳至youtube,結果只有影相沒有聲音. 

怪了, 最近唯一一件不同的事是我XP裝了Service Pack 3.  當初找回影片的當時我想應該查過沒事兒.  google了一下, 有別人用另外的類似這種軟體也有這個困擾.  可是他沒提是SP3 or SP2 所以我也不確定有無關連.

我用的是Cardrecovery, 在修復的時候是要直接把相機接到PC的, 而不是把記憶卡抽出用記憶卡reader來讀.  後者能修復的數量會比前者少.

這些影片雖然沒有聲音, 至少比全部看不見好.

心得: 不要小看小貝比手手的破壞力.

2009年1月25日

遠離NDSL-再次去驗光

八月的時候我帶大柯去驗光, 那時他的度數已比去年加深了. 眼科醫生並沒讓他配實際的度數, 因為一下深太多怕他不習慣, 所以各減了五十度讓他戴.
大柯也只有在學校戴.
這一陣子發現他會斜眼看電視, 玩Wii的時候也是, 牆上的時間他也看不清楚, 雖然離上次檢查只有五個多月, 我打算這次自費再去驗一次. 因為保險一年只給付一次驗光.  這次自費是$69, 比起我的眼科醫生要便宜$30.

一到了眼科, 接待小姐馬上說, "他的保險不包喔."  我說我知道, 這次我會自費. 

等了一個鐘頭, 終於輪到我們了.  這次的醫生跟我打完招呼後就不理我了---他所有的問題都直接問大柯.
  • 幾年級. 幾歲,最喜歡的科目 (科學)
  • 夾克很酷喔, 夠暖吧.  --醫生在花時間暖場.
  • 在家裡的嗜好 (閱讀)
  • 有沒有做課外活動 (踢球--在學校)
  • 在教室坐哪裡 (右邊) (醫生是問前面後面)
  • 有沒有戴眼鏡,(有)什麼時候戴 (看不清楚的時候)
  • 做功課閱讀戴不戴 (不戴)
  • 最近有沒有看什麼會模糊 (一點點)
  • 有沒有玩video game (有), 是那種系統 (Wii, PS2, N64, gameboy) 老媽插嘴: NDSL too.
醫生說他的小病人有玩DS的每年度數都會增加.  他說video games 可以玩, 但要玩大螢幕的, 坐遠點玩.  還花了時間解釋為什麼.

醫生把眼睛的肌肉比做腳上的肌肉, 看的遠的時候, 腿是輕鬆的, 看的越近越久就像跑的越快越久, 肌肉會累的.  這個比喻大柯聽的懂. 

每玩30分鐘要休息15分鐘, 在休息時不要跑去閱讀了, 到外面走一走, 看看外面, 多做戶外運動.  NDSL 是手拿著玩, 距離太近.  (這點我知道, 我這視力好的人玩久了抬頭看電視時會有難聚焦點的問題, 眼睛一下調不過來)

接著開始驗光, 斗大的字他看不到幾個, 只看到最大的.  或常常其他四個中錯兩個, 醫生還一直說, Good, Good, I am proud of you!  雖然是他不是真心稱讚, 可是聽了會心裡輕鬆些.  這個醫生對待小病人真有一套, 我這樣想著. 

後來醫生說要多吃菠菜及綠菜花, 魚. 

"還有沒有問題?"
我舉手發言: 醫生, 在被子裡看書好不好呢?
因為有幾次他被我逮到在就寢時間過後半個鐘頭還沒睡著, 我一走進房間他就坐起來, 我去弄被子時發現他在偷偷看書. 

醫生說: 光線不夠啊.  (我當然知道啊, 希望大柯你要聽醫生的話喔).

上次比起來, 果然又都加深的了.  現在兩眼都225度.  (vs. 200 & 175)

NDSL 現在名正言順的是我的了. (一直也是我玩的多) 

離開的時候我衷心謝謝醫生花時間教育小病人, 大柯驗過三次光了, 只有這次有衛教.

2009年1月23日

幫忙處理內華達州超速罰單

老哥回台過年, 由我來幫他處理在外州拿罰單的事.  罰單上的詢問電話打不通, 被轉到語音信箱後說系統塞爆.
打其它的法院試試,
有一個是私人語音信箱,
另一個根本響響就斷線了.
打到民營online traffic school問問看要不要先經法院許可才開始上課,
答案是肯定的, 可是原來這些online 公司不只管Nevada州, 也管其他州的traffic school. 
我是先假裝對課程收費有疑問, 再慢慢問到重點: 我聯絡不上罰單上的法院耶.  客服給了我另外兩隻號碼. (是一樣的, 只是一個是免付費號碼)
702-671-3444
1-877-455-1289:  用這個電話可以得到內華達traffic court 一般資料
可以輸入罰單號碼或駕照號碼,

它說在開罰單後要30天左右,這張罰單資料才會在這個系統找的到,
我在老哥收罰單後第三天打,果然是"查無此單".

它在FAQ裡說如果這張罰單的計點在6點以下 是可以去traffic school.  法院會給你60天去完上課.  老哥超速18 mph, 計點是兩點, 是可以去traffic school的.  那種酒駕罰單就很嚴重了.

計點方式在這裡有.

還有, 罰單上列的法院日期是指在這個日期前要連絡法院,看你要付罰款還是準備上訴,還是要上traffic school.  並不是見法官的日子.

法院網站: 在這個郡拿到罰單的, 可以線上付罰款. 以此類推.
http://www.clarkcountycourts.us/lvjc/traffic.html
我假裝要付費試試網上找不找的到這張罰單, 也是查無此單.

以現在這情況看來, 要等老哥回來, 打那免付費電話, 按"4"拿許可去traffic school, 之後有60天的時間去上課.  我就算現在搞的定, 這60天中有一半時間他都在台灣, 等他回來後就只剩幾周他要上完交通課了, 去掉一週調時差, 時間很趕啊. 

有些同胞一不小心在賭城會超速拿罰單, 人在外州, 跟我老哥一樣的情形, 雖然說資料有限, 還是可以做一下參考,

2009年1月17日

口氣挺衝的食譜

二零零九一月十七的世界日報有篇讓我猛挑眉毛的食譜, Google了一下, 原來這篇文章在零八年的新華網百度網及其它內地的網站都陸續出現過, 看來世界日報也只是轉載.

文中提的錯誤觀念我幾乎都有, 哈哈.
藍色的部份是讓我嗯...禮貌地說 覺得跟一般食譜不同的地方. 如果電視節目請這樣的主廚應蠻有看頭.
那整段打雞蛋的地方我想我得有影音補助我才比較懂, 這樣打蛋, 一定是有昇華啦. ~~~
我很喜歡這道菜就是了, 自己做的都稀糊糊的.

我不敢放那麼多油 也不敢熱油熱到微冒青煙
************************

做好番茄炒蛋的四大要點
2008年08月28日 08:40:22  來源:39健康網

番茄炒蛋不是大菜,甚至在大宴上主人都不好意思點這道菜。可是它的的確確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爽口、開胃、營養好。
其實,番茄炒蛋的烹飪是很有講究的。
要點之一:簡單的配料
1、雞蛋兩個(少做一點,別人吃了不夠,就不怕他不記得你。)
2、直徑6CM的西紅柿兩個。如果美國的西紅柿很大,比如直徑達到12CM,那麼就應該用2×6×6×6/12/12/12=0.25個;如果是用江南的嬌嫩番茄,那麼就應該用2×6×6×6/4/4/4=6.75個!
注意:
雞蛋和西紅柿的比例是個關鍵,如果番茄少了,炒蛋吃起來會感覺味道不足、油膩、幹澀;番茄多了會太酸、湯水太多、不能盡興吃到炒蛋。好的原料搭配不但是美味的基礎,而且是營養均衡的保障。
錯誤觀念:上頓飯炒菜剩下些××也一塊加進去吧 為什麼在那些扔了可惜而不扔又無用的東西面前,要選擇把他扔進自己肚子裏去呢?
要點之二:狠狠地打雞蛋
這裏強調的是打雞蛋,不是攪拌雞蛋。具體是這樣的:把雞蛋殼敲破後 (如果你還不能熟練地敲破雞蛋、並且不清楚詳細要領,請務必首先向有關方面咨詢。)倒在碗裏,用一雙筷子快速攪拌雞蛋,這時筷子的運動軌跡是一個圓錐形,錐頂在碗口正上方,錐底完全在碗中,並且和碗口平面平行。漸漸地,雞蛋的蛋清和蛋黃融合為一體,質地和顏色有沒有分別了,這時,拿筷子的手指和手腕要逐漸調整角度,慢慢使筷子達到一種盡可能與碗口平行的角度,從此使筷子達到新的運動軌跡:仍然是一個錐形,錐頂在碗的側面,確切地說是位于碗口的延伸平面上,錐底是一個與碗口垂直的園,半個圓在碗中,半個圓在碗口上方。這是才是真正的打雞蛋。
注意:要用力多打一會雞蛋,要逐漸加快速度,筷子尖要每一下都刮到碗底,要讓筷子盡可能多地浸在雞蛋裏,直到每次筷子在碗口外運動時,幾乎全部雞蛋都躍出了碗口平面,並且停住打蛋時雞蛋表面有大量泡沫,這才能算雞蛋打好了。
錯誤觀念:打雞蛋只是為了得到均一的質地。事實上,這種攪拌產生很多復雜的介于化學和物理之間的效果,從而能夠明顯地改善雞蛋下油鍋後的表現。
要點之三:下油鍋使雞蛋升華
最好用圓底厚壁的鐵炒鍋,不但能補鐵更重要的是他延鍋壁方向的導熱能力強,使鍋內受熱均勻。
鍋中倒和雞蛋一樣多的食用植物油 (千萬不要用動物油,不但膽固醇高,而且菜有點涼時會很膩) ,等植物油熱到似乎要有青煙冒出來時,把雞蛋毫不猶豫地倒入。
注意:
1、倒雞蛋前,把油鍋搖一搖,讓油敷滿鍋底,這樣就不會讓雞蛋粘在鍋壁上,進而烤糊了。
2、油不可過熱,但是應該比一般炒肉要更熱一點。
3、不可把雞蛋倒在油中央,要延著油和鍋壁的邊緣大量倒入。
4、雞蛋入鍋後要立即用鏟子或筷子快速攪動雞蛋,讓被包裹在已經成形的雞蛋炒塊中的液體雞蛋不斷流出來,從而讓所有雞蛋都吸收足油脂,都受到油的高熱。
錯誤觀念:油可以少放一點。雞蛋的嫩不嫩和香不香都在于高熱油脂是否浸透的足。只要您按照這裏介紹的要領去實踐,雞蛋的確可以很好地吸收一倍的食物油。
要點之四:番茄汁水的滋潤
當鍋裏已經沒有油水了,雞蛋也已經變態完畢,這是把切成薄片的番茄倒入鍋中(倒入前可以擦一下打雞蛋的碗),用鏟子攪拌幾下。這時重要的是抓緊時間用鏟子盡可能地把雞蛋搗成小塊,搗幾下,再攪拌幾下,如此反復幾輪,直到雞蛋已經成為2-3CM的碎塊,並且和番茄均勻混合在一起。
注意:
1、番茄要切得薄,但是片要大。
2、番茄的蒂要除去。
3、番茄不必要去皮。
4、切番茄時的汁水也加入。
錯誤觀念:反正要下鍋,番茄切成塊狀也可以。我沒什麼好說的,您其實吃水煮雞蛋和生吃番茄會更省事的。
要點之五:不要多此一舉
當鍋中的番茄似乎開始變軟並且出汁水時,果斷關閉爐火。加入適量食鹽,攪拌,盛盤。
注意:先關火,並且最後出鍋時才加鹽,正是番茄炒蛋的一個密技。您會發現,當您把菜端到桌上,再去把BF叫來時,番茄剛好釋放出了足夠的、恰到好處的、味道純正的新鮮汁水!
錯誤觀念:在出鍋前再做點什麼。可憐的人,總不能放心這就是一道美食的全部,還想著怎樣再錦上添花,比如:加味精、加胡椒粉、加香菜、把雞蛋搗得稀爛、讓番茄熟透些……

*****************************